青年心理諮商
工作上是否時常沒有成就感,也不知道該為什麼努力?
感情中經歷大小衝突,反覆磨合但總認為無法符合彼此期待?
在家庭中不論面對或逃跑,依然感受不到愛、經常有窒息感?
於是最後,在生活中無法感到快樂,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當學業為主的生活告一段落,我們從家庭或學校的環境下脫離、邁入成年期,逐漸長出成熟的羽翼。此時,不管是自己或者社會,都期待自我能有所展現,也許是確立志向、發展穩固的親密關係、組成新家庭或是開始擔負照顧子女與長輩的責任。
研究顯示,在脫離青少年期步入成年階段後,身分認同會開始經歷許多劇烈的改變。這個轉變的時期,經常處在一種自己覺得「還年輕」的僥倖,可又「不那麼年輕」的不安感之間,而在忙碌的日常裡,反覆地對生命、職涯、關係及自我感到懷疑。

青年心理諮商在做什麼?

每天滑著社群軟體與接觸媒體新聞,總會有許多聲音在告訴自己30歲的「應該」:應該為買車買房做準備、應該儲蓄或投資、應該依循成功人士的法則,才能在職場上無往不利。我們參加過越來越多場婚宴、聽到周遭的人在討論買房或投資、工作上獲得晉升或創業圓夢……對比自己的人生,好像停滯不前或坑坑疤疤。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看著同年齡層的同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社群上總是看見他人報喜不報憂,也好難在自己的時區準時。
當生活沒有一個出口,心理狀態如同壓力鍋反覆加壓,將會導致各面向失序、迷失對人生的掌控感,並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透過青年諮商,幫助處於人生轉換期的人們,面對生活中各種衝突,譬如:職場壓力、生涯迷惘、伴侶關係、家庭狀況等議題,找到目前人生中核心困擾、並進一步看見對於未來的期盼和自我定位,有助於打造自我更健康的認知與擁有滿意的關係。
根據力人的諮商經驗發現,許多介在25~35歲上下的來談者,常會帶著如下的困擾前來
1. 職場不適應

有可能你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根據自己的能力/過往專長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卻感到過度忙碌、疲勞且無意義感,或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也或許心中有著憧憬的職業,卻因學經歷等能力限制、他人的期許或其他因素而難以實際行動轉職。
許多人會在諮商室中表達:原本滿意也習慣自己的生活,但是往往經過一些事件的催化(例如驚覺自己鄰近30或40歲、工作上有升遷機會、沒通過試用期或經歷大的變動等等),開始會有強烈對於自己究竟「為什麼而活(工作?)」的念想。
在此階段,擔心自己在原地待太久,當生活感到安逸就無法產生動力,甚至再不轉換就要錯過黃金時期,但想要冒險卻又對改變感到不安。
透過諮商,學習情緒調適的策略,有助於緩解初期對於職場不適應所帶來的痛處,當症狀趨緩,便開始需要學習新的人際因應策略,有助於職場互動。而透過心理測驗的評估,可以幫助個體更了解工作信念、工作價值觀,藉此更能思考目前職業處境。
2. 生涯迷惘

在社會上或親友的眼中,自己是表現不俗的,但對現況有明顯不滿足與自我懷疑,不確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合適的,也對未來感到茫然。青少年期是發展自我認同重要的階段,而成年早期則是實踐自我認同的核心階段。過往照著他人安排好的地圖前進,而現在開始長出了自我意識,卻不知道欲往何處。
除此之外,當撇除工作,此階段通常也開始在盤點自己的人際、感情、家庭狀態,是否想要結婚?想要怎麼樣的朋友關係?要和家庭如何互動?都是關於未來生涯抉擇的重要議題。
透過一來一往的探索,可以協助梳理成長中的生命經驗,探索重要生涯價值,藉此深化對於未來方向的可能性。
3. 感情危機

一個人很孤單,兩個人相處又寂寞,而從兩個人變回一個人,卻又經歷數不清的失落,感情也是此階段常見的議題,當脫離了家庭、步入了社會,開始希望有著緊密的情感支持,陪伴自己。
當沒有伴侶時可能會極度擔心自己找不到對象、懷疑自己的吸引力;害怕寂寞,擔心自己找不到對的人;又或者是對愛情充滿許多理想,卻發現自己總難以實踐。
在工作、家庭以外,伴侶通常就會成為生活中的一大重心(甚至是唯一重心),此時帶來強烈的得失心,開始感覺一舉一動都受情感關係所牽動。也因為如此在意,時常可能因為雙方理念落差產生摩擦、爭執。於是在內心感到強烈與時間賽跑感受,擔心耽誤了時間,卻又不知道從何抉擇。當親密關係有重複的負向循環,最終容易面臨分手失落,此時也需要停下腳步,花時間檢視關係互動的狀態。
甚至,當要面對關係的下一步-是否需要步入婚姻,也會有許多焦慮。怎麼樣的人適合與自己共度一生?兩家人是否能夠和睦相處?許多人開始會思考何為理想伴侶。
透過諮商,前期依然需要學會安頓身心的方式,在衝突中找到能調節情緒的可能,並在能有餘裕思考時,看見維持關係的方式、思考關係的本質。
4. 原生家庭衝突

二、三十歲正是家庭-職涯-感情的轉換期,個體需要試圖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點。因著自己年紀的成熟,理應擔起照顧年長者的責任,同時也努力在職場上發光發熱。往往這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又會重新被攤開檢視,開始面臨與家庭間的拉扯,比如發現自己成年已久,卻仍不能不在意父母的評價,心情為之波動。也可能是成長經驗中的負向經驗,在離家的過程感到痛苦,甚至影響到其他生活面向,因而希望和家庭有個劃分。
諮商協助個體理解成長經驗的影響,練習在高張力衝突當中找到自己的錨點,可以穩住自身身心,並梳理家庭互動經驗,看見家庭動力形塑而成的互動樣態。進一步,才可能找到新的因應策略,達成不一樣的平衡動力。
5. 人際困擾

綜上所述,有時不同議題都會連結到與人的關係,我們會希望被人喜歡、擔心自己的行動被誤解,而產生許多委屈。或者在生活中,感覺到自己高度敏感,容易對別人的回應感覺緊張、不安,或是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起伏不定,種種因素都會造成在人際互動上的不知所措。
像是工作中,可能因和廠商、同事互動時產生爭執,導致自己情緒難以調適。或是努力回應主管的期待,卻發現當被指責、給予建議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進退。又可能工作產生太大的情緒困擾,卻發現自己沒有方式在工作外的時間消化,只能選擇一股腦倒給朋友,最後卻被拒絕、感到委屈。
諮商協助細緻討論人際關係中的細微線索,透過觀點取替練習增進同理心,並進一步增加人際互動策略。
進行青年諮商可以帶來什麼效果?

1. 身心安頓、焦點解決:
舉例來說:一位面臨生子壓力的女性,雖同時有婆媳衝突、高度自我要求、過往原生家庭創傷等議題,但因目前工作壓力的影響而無法維持正常作息,影響身心健康與受孕的可能。心理師可能會先從工作現況及情緒調適下手,移除一部分壓力,接下來才更有可能針對其他長久的議題做處理。
2. 深度探索、了解成因:
於此同時,也開始需要廣泛了解生活各面向的關係,判斷在哪些關係裡面會導致自己窒礙難行(也就是會損害自我意象的毒性關係)。當深入探索,諮商會引領我們持續向內看,連結過去與現在的經驗,讓我們看到更多線索與可能。
3. 賦權增能、滋養關係:
於是在生活中逐漸建立起自信、對於關係互動感到安心踏實,並得到相對應的回應,才能讓生活更加豐盈。
4. 實際行動,循環調整

力人心理治療所的提供怎樣的青年諮商服務?
在還沒有預備要承諾進行一段穩定心理諮商、或是擔心經濟負擔太沉重,可以先透過短期心理諮詢的方式,了解目前處境、面對緊急狀況進行初步評估與處遇,為日後有更進一步的關係探索或問題因應策略進行準備。
力人有怎麼樣的優勢?
進入諮商初期,心理師能與您澄清對諮商的期待,如此一來雙方對於療程、預算、目標能有更清楚的掌握。基於紮實的訓練與持續專業學習,力人的心理師也為您量身打造諮商計畫與方式,例如:運用測驗工具獲取更多資訊及增進自我了解、身體或經驗取向工作處理高漲的情緒、練習偵測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藉此增進情緒調適能力、高品質地陪伴與有意義的對談以促進改變發生。
當有進一步的需求,力人也與固定的醫療院所建立轉介機制,確保提供完整的服務。或也能推薦其他縣市的治療所,及特定專長領域的心理師。
力人的心理師皆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訓練/督導,並在不同場域有著豐厚的實務經驗,若您有上述相似的議題需要尋求專業協助,請預約青年心理諮商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