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給媽咪按個讚

撰文 鄭翔好 諮商心理師


讚美是改變的第一步,不僅改變關係、氣氛,阻斷不好的循環,還能帶來豐盛的祝福。


心理學家 Willard Harley 提出「感情銀行」的觀念: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感情帳戶,「存款」是指讓對方開心,覺得被欣賞、肯定或感受到愛,「提款」則是讓對方痛苦,覺得被批評、誤解或傷害。

我與媽媽的情感存款


在我小時候,母親因為在家族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時心懷不平、委屈,而父親個性溫和,不能幫母親出一口氣;所以, 母親常會跟我泣訴,我就像媽媽的「情緒配偶」。

這樣的經驗讓我和母親有很深的情緒連結,相當在意母親的心情與看法,對激烈的情緒反應會懼怕與迴避。

幾年前,在一個原生家庭的課程中,我有機會和外婆、母親、父親、兄姐對話, 幫助我更多看見母親小時候過度承受家庭重擔、被欺負、偏待,以致心裡常是憤恨不平的。


這個歷程讓我更能體諒媽媽的苦處,並有一個新的眼光—欣賞接納母親本質與長才。當我轉換眼光,我看見母親歇斯底里情緒的另一面是熱情、直率、風趣與創意 ,而這些是我以前認為很粗俗的。


讚美帶來的改變與祝福


我開始小心翼翼表達對母親的欣賞,但母親似乎不太能夠自在地接受別人的讚賞,我看見母親強勢咆哮背後的軟弱。 當我鼓起勇氣繼續表達對母親的欣賞,母親才逐漸能夠接受,也露出開心的笑容。以前母親只要一生氣,就會辱罵我,以往我都會哭泣或跑開,後來,我選擇跟母親說:「我知道你煩惱我嫁不出去,但是,父母話語很有能力的,您如果常說我嫁不出去,我可能真的會嫁不出去喔!如果您要我好,你要用口祝福我的婚姻。」


我不斷提醒母親:「父母的話是很有能力的!」母親漸漸收斂對我負面的話語,我也會在面試、演講、考試前主動邀請母親為我祝福。有一天,我發現她跟鄰居說:「我女兒說父母說話是很有能力的,叫我為她祝福,我就給她祝福……」,我看見母親展現開心與信心的笑容。



如何表達讚美?


說話是有能力的,讓我們也時常表達,讓母親知道她如何使我們得到益處:


■口頭告訴母親

想2-3個最能形容母親優點的形容詞,若能有具體實例更佳。以真誠的態度,保持與母親眼神接觸,直接跟母親表達。如:「媽媽,你好厲害!又機智!雖然小時候沒有讀書,卻可以把自己生命故事編成這麼有趣的歌曲。」


■寫卡片(感念文)給母親

將感謝化為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書寫,可直接念或寄給母親。寫出一個令你印象深刻的具體事件,寫出這個事件對你的影響,及從中所認識母親的美好品格,並以此感謝與效法,如:「記得我國小六年級時,有次段考名次不理想,媽媽您安慰我:『這次考不好沒有關係,下次還有機會。』當時我還對您發脾氣: 『沒機會啦!』但媽媽您這段鼓勵的話,培養我不怕失敗的態度,當我不如意時,會告訴自己:『沒關係,在試一次。』現在我也成為一個母親,當孩子遇到挫折困難,我也告訴我的孩子:『沒關係,我們再試一次』。」


■公開的讚美母親

我們可以在公開的場合,如:母親節慶典、過年、家族團聚等,在適合的時機,公開讚美我們的母親,尊榮我們的父母。再一次母親節的慶典中,我上台分享給母親的感念文,因為母親聽不懂國語,我用零零落落的台語唸完,我看見台下的母親不斷拭淚,還跟旁邊的人說:「台上這個是我女兒啦!」會後,有一對和母親年紀相仿的夫妻跑來跟母親握手說:他們很感動,很羨慕我母親有這樣的兒女,也很感慨自己兩個兒子在母親節或父親節連通電話都沒有,家裡靜悄悄的。



我定意要尊榮我的父母,我發現當我透過直接公開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欣賞、讚美與感謝,母親就更有信心、光榮與喜悅,大大改變家庭的氣氛、動力,並阻斷家中不好模式的循環。現在,我和母親的關係漸 漸改善,以前過度連結的情緒逐漸區分,能有較健康的關係與界線,對母親也不再懼怕。


母親節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展開「愛的行動—說出讚美」,尊榮我們的父母,帶來家庭美好的祝福。

9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