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links

關於諮商心理師與心理諮商的10個Q&A

你對心理諮商和諮商心理師有疑問嗎?

諮商心理師到底在做甚麼?

力人精選 10個Q&A告訴你!

1.諮商心理師?心理諮商師?臨床心理師?心理醫生?

        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心理諮商師、諮詢師、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學校輔導老師,甚至還有心靈導師,這幾個不同職業在名稱與意義上常被混淆。

        不同的國家對於心理相關行業都有不同的名稱,而在台灣,業務執行屬於醫療業務範疇,需要經國家高考執照及格相關的專業包括:精神科醫師(醫師執照)、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執照)、諮商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執照)。

        有些在學校體系,例如各級學校的心理輔導人員,包含中學的專、兼任輔導老師等,除了必要的教師執照之外,有些也會經過額外的研究所訓練後,擁有額外的諮商或者臨床心理師執照,從這邊也可以看出心理師出路的多元性質。

2.諮商心理師在哪裡工作?

        通常諮商心理師常見的工作地點為各級大專院校、國中小學生諮商輔導中心、社區心理諮商所/治療所、也有在社福機構、企業、醫院、監獄等場域執業的諮商心理師。

        有些諮商心理師,喜歡也擅長從事與心理大眾教育相關的工作,熱愛科普、推廣心理諮商知識,利用演講、工作坊、著書來接觸大眾,執業場所就沒有固定的地方。

3.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的差別?

        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能開立藥物處方。

        心理師(包括諮商與臨床心理師)不同於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所的醫師在於,在台灣的心理師雖具備精神科相關藥物的基本知識,但「沒有」開立藥物處方的資格。而在醫療院所工作的心理師,在這方面的知識會較在其他場域工作的心理師來得豐厚,在某些國家,心理師是可以開一些基本的藥物。但是在台灣,心理師只能跟來談者討論用藥的意願、藥物可能的作用與副作用等等。

        心理師基本上相信心理治療發揮效用之處在於專業性的關係與談話的歷程;

        相較於精神科醫師則是以藥物為治療主要的方式。

        但也有一些精神科醫師,深諳精神分析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除了藥物之外,同時也會進行心理諮商或治療。而大部分的心理師當個案需要藥物的協助時,也會與精神科醫師共同合作,協助穩定基本生活以及讓諮商/治療可以更順利的進行。

4.諮商心理師與學校輔導老師的差別?

        輔導老師多是在學校系統內從事教育的工作,以有系統、有組織、有計畫的引導個體,增進其自我深度了解和自我接納,且運用自己的思考及判斷做出明智的抉擇,解決困難,進而使其能充分有效適應所處環境,並達到自我發展、自我教育、自我引導之境界,終而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之最後目標。

        在學校工作的諮商心理師與輔導老師相比,通常介入方式會更注重學生身上系統性的問題,會以共同討論的方式、探索尊重的態度,來關照學生的問題,並從旁幫助學生增加適應問題的能力與自我覺察的程度。

        但實務工作中,許多未領有諮商心理師執照的輔導老師在多年的專業進修中,也能將自己的能力擴展除了教育之外,具備有諮商的能力。而在長期在學校工作的諮商心理師,也能將自己的能力擴展到具有教育的能力。

5.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別?

        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廣義來說都在從事心理諮商/治療的工作,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諮商與治療是很難以定義的方式來清楚地區分。

        兩者原先的差別在於,訓練的內容與場所,臨床心理師在研究所的訓練內容上會以病理學、心理衡鑑與評估,並以生物與發展層面來了解、學習人所遇到的困擾,例如憂鬱與焦慮對大腦的影響,學習的範圍甚至包含了心理神經學、腦波等理論知識。而在醫院的學習則包含了各類病房(日間、成人、兒青、安寧)病房輪調,並跟隨資深臨床心理師、醫師做學習。

        諮商心理師在訓練內容則是以諮商學派、人格發展為主,並以社會、人文的角度切入了解人,考試前的實習也多半在高級中學、大專院校、社區自費心理治療/諮商所,同樣會由資深的心理師督導。

        有些人將心理諮商定義為著重於當一般人出現暫時適應不良的狀態時,需要找專業的心理師在保密的情況下,互相討論解決方法、尋求支持、宣洩情緒的管道、幫助自我探索和成長。所以大部的諮商心理師多在諮商教育場域工作,例如各級學校,社區的諮商治療所,以及企業與社福機構。

        而臨床心理師在醫院訓練中,更加著重於「心理症狀」的緩解,針對的族群也多半是狀況較嚴重、受議題影響較深、甚至是有用藥需求的對象。也因此,經常會處理不只是一般人適應性上或暫時性的問題,會針對問題狀況持續久且偏向人格狀態較偏離常態的人,針對個案的身心症狀與病徵,做更直接的處遇治療,所以主要的工作場域多在醫療院所。

        但在社區的心理諮商或是治療所當中,心理師在長期的不斷進修與訓練中,並隨著所工作的場域需求,調整工作的方式,以及專業的進修。在同工作場域下,兩者的差異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專業的心理師會融合自身經驗與過程中知識的累積,形成屬於自己的治療風格,成為所謂的「治療師」。

6.諮商心理師的專業證照資格要求?

        諮商心理師的資格取得,最低文憑要求為碩士學位,需念具備考照資格的諮商研究所(研究生有所有考照需要的課程可以修讀),碩士期間有完成兩年實習的要求,一年兼職實習、一年全職實習,實習過程由具備督導資格的專業心理師督導,最短修業念限通常為四年左右,論文完成快的話為三年。

        至少要修讀的基礎課程與心理師考試科目為: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實務領域(諮商理論、諮商技術…等等)、諮商倫理與法規相關領域、心理健康與變態心理學領域、個案評估與心理衡鑑領域、團體諮商與治療領域。

7.諮商心理師的專業法規與倫理要求?

        心理諮商對專業倫理與法規的要求包括:以協助個案獲取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尊重其人格成長與發展,尊重個案的自主決定、自由選擇權、公平對待不同文化背景與個別差異之個案不帶有偏見或歧視的進行諮商、尊重個案之價值觀,不強加自身價值觀在個案身上以展現自我權力或優越性、避免與個案產生雙重關係、親密關係、性關係,且隨時覺察自己的限制,需僅言慎行,遵守承諾,不對個案造成傷害,遵循保密與保密例外之原則。

        諮商心理師也被期待與法規上的要求,對個人內在不斷的進行探索與覺察的練習、持續進行專業進修、持續覺察個人價值觀與個人與人互動界限之限制或變動、深入了解自身性別、性傾向、宗教、種族、社會階級特權…等等因素,對個案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也需隨時有另一位心理師/督導來從旁提醒與協助自身的成長與覺知。

8.心理諮商是什麼?跟心理治療的差異?

      心理諮商是什麼?會因為不同心理師所擅長學派之差異、各自生命經驗之不同、以及工作場域(社區、學校、醫院、監獄)執業之區別,而會有不同的答案。

        但基本上來說,心理諮商,是心理師懷抱著「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對人的關懷」兩者,以真誠、溫暖的態度協助來談者面對眼前、過去、未來的困擾的一種專業。

        在法規與倫理的範圍內保障來談者的隱私,透過談話達到理解,經由專業、理性的角度分析,用誠摯與溫暖的態度承接情緒,藉由知識理論形成計畫與方向、透過傾聽與接納提升動力,與來談者一同面對身處的困境、並合作規劃一條走出困境的路。

        是否進入到心理治療,則是端視來談者的狀態、期待與需求,在人格層面以外可以籠統的歸於諮商,反之則歸於心理治療。

        不論是諮商或是治療,都是受過專業的訓練,諮商或是治療內的談話都是具有方向性、目的性、療癒性、保密性的,心理師所說出的話是經過考慮專業的分析後才說出,且為得是追隨個案的腳步或帶領著個案前進而說;諮商不只注重談話的內容,更注重的是雙方談話內容之外的歷程、脈絡與意義。

9.心理諮商的過程?

        心理師會根據每個人獨特的發展與困境的議題,本身的性格特質和身處的不同環境下情況,用最適合的方式,透過和案主一次一次持續性的對話、討論以及練習,來安撫與滋養自己的心。

        一般來說諮商中會經歷1.自我揭露-探索。2.自我整理-釐清。3.自我調整-新的經驗。以及4.自我改變-解決問題等四個階段。

        真實的諮商經驗,在釐清階段和新的經驗其實是循環出現的,在會談的過程中,會對於問題現狀有了一個整理,對自己的關係有了一個覺察和發現,進而可能會帶來一個新的經驗。

        而改變通常是雙向的,有可能是因為內在情緒鬆動了,所以進而可以改變外在行為的互動;也可能是先做了某些過往不敢做的事情,但發現沒那麼糟,進而改變了認知或情緒,也更願意進行調整 。

        真正實際的諮商歷程就會是在探索中訂定目標,確立一個目標之後不斷在釐清、調整與改變三者中循環,直到對自己的狀態滿意,或雙方對於現狀都認為能夠稱之為一個里程碑,此時就可以討論是否要先暫時結束。

10.心理諮商的療效?

        其實,根據不同的個案,會帶來不同的主題,就算是談同一主題,不同個案與不同諮商歷程,也設有不同的諮商目標。只要可以針對個案獨特的需求,從旁協助達成個別化的諮商目標,即具有療效性。

        根據不同或同個議題都可能有不同層次的目標設定,這與個人的心理狀態、心理思維程度(psychological mind)、所欲解決問題複雜度、以及個人期待有關。

        心理師會在前幾次評估需求並與個案討論,將目標訂在:情緒支持撫慰、深化探索覺察、實際問題解決、引導行為改變、或是性格改變(需要長時間)……等等不同層次的目標。

        當然,諮商目標也會隨著心理諮商過程中的歷程轉變、現實環境中事件發生的狀況、心理師與個案雙方關係互動……等等因素的改變,隨時調整。

延伸閱讀:我需要心理諮商嗎?心理諮商的過程是?

 

力人心理治療所提供具體有療效的心理諮商及治療,如果您希望解決長期難解的情緒議題及心理困擾,或您希望搭配藥物進行心理治療,歡迎您與我們的專業心理師聯繫,我們會以最專業的方式協助您!我們嚴格篩選心理師,並透過追蹤治療成效、成長培訓、專業督導制度確保您的治療的效果。

蔣宛儒

陳韻如

許瑜庭

魏大紘

柯萱如

若您閱讀完此篇,有預約心理諮商的需求,可以立刻填寫預約評估表單

Explore
拖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