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理諮商是什麼?

作者:蕭淑月 臨床心理師

一個人躺在舒服的沙發上說話,心理師坐在一旁拿著筆寫下所聽到的、有時開口回應,是電影或連續劇裡常見的心理諮商場景。除了對話的方式,有的心理師是以遊戲、藝術或戲劇進行互動。

心理諮商的目標?

儘管採用的心理學理論或進行方式不同,但目標都一樣:讓困擾不安的思緒能釐清,讓受傷痛苦的心靈復原,讓糾結衝突的關係找到平衡。


心理諮商的過程?

不論是情緒混亂、不知怎麼啟齒,或是陷在某段關係裡感到無助,只要願意嘗試,就能找到改變現況的方向。心理師會根據每個人獨特的特質和身處情況,用最適合的方式,和當事人一次一次的對話、討論以及練習,或如何在不變之下、安撫與滋養自己的心。


心理師的角色?

心理師可以是專屬的心理健康教練、智囊團,有時候是加油的啦啦隊,有時則是見證人。彼此合作的方向會持續不斷修正,因為人生的道路上,當事人自己才是體驗與主宰一切的主體。


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有何不同?

在進行過程沒什麼太大的差異,大致說來只是慣用的名詞不同,或依進行的場所而定(例如:在醫院即使未達診斷的民眾做會談均稱為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要談多久?

心理諮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無法立竿見影,但耐心地投入,將會獲得長遠的效益。平均而言要產生改變需8至12次的諮商,深入的自我探索則可能為期一年以上。

280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