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links

飲食疾患(暴食症/厭食症)的家族治療是什麼?心理師會怎麼做?四大步驟告訴你!

作者 王淳慧 臨床心理師

記得第一眼看到小芬著實讓我吃驚,年紀已經17歲的她,沒有一般女孩子凹凸有致的身材,而是像電視中飢荒的兒童,瘦到外表看起來像是像是一顆丸子插在竹籤上,大大的頭,被單薄的身體支撐著。量體重、計算卡路里、催吐、瘋狂運動占據她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即使醫生警告她再繼續瘦下去會有生命危險,但她仍擔心自己過重。家人雖然苦勸,小芬還是改不了,並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而討厭家人,飲食問題讓家中的每一人都覺得挫折。

何謂飲食疾患?

常見飲食疾患雖然有很多種,本文只介紹最常見的兩類:神經性厭食症及神經性暴食症

一、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 體重維持在發展階段正常值的85%以下,BMI < 17.5。

  • 縱使體重已經過輕,對於「變胖」或「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

  • 對自己的體形、體重有不正確的評價,即使已經很瘦,仍覺得太胖,並忽略過瘦的嚴重性。

  • 對女性來說月經超過3個月沒來

二、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 暴食行為:每週至少有兩次無法控制的暴食,在短時間(兩小時內)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量,且在大量進食當下,缺乏對吃的自我控制感。

  • 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例如,誘導自我催吐、嚴格禁食、過度運動,有時會不適當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等。

  • 上述暴食與清除行為,每週出現兩次以上,至少達三個月。

  • 外表看起來大多是正常體態,在人群面前也會表現出活潑外向的樣子,但自我價值感深深受到體重、身材所影響。

 
飲食疾患的成因是個人、家庭、社會因素缺一不可

飲食疾患的成因:個人、家庭、社會三大點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都有控制飲食或節食的經驗,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導致飲食異常,或控制飲食到傷害身體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這類飲食問題通常是由許多因素交雜而成的。

1、 個人性格因素:性格過度要求完美、容易敏感、焦慮,面對壓力及問題,多以逃避的方式處理。對自我意象多負面、沒自信,成就感低。暴食的人可能有更多衝動控制的問題。

2、 家庭因素:這類的家庭父母通常都過度強調體重及外貌重要。厭食症家庭的親子關係大多呈現過度糾結、保護(親子之間已經成為生命共同體,而失去個人自主性),且壓抑情緒,不太容許個案表達情緒;而暴食症家庭,在關係上則是較為疏離,讓對方感到有距離,父母也容易因侵犯孩子的界線、隱私,讓彼此關係緊繃。不過,並不是所有家庭問題都會造成飲食疾患,也並不一定所有的個案都有家庭問題,有時家庭問題扮演著讓飲食問題維繫的角色。

3、 社會因素:如社會對「美」的標準,時尚文化及大眾媒體經常傳遞「纖瘦就是美」的信息,例如,時尚界經常以「紙片」模特兒、明星作為流行的形象指標,造成年輕女性認為「瘦就是美」的錯誤觀念。

4、 其他:如某些職業有控制體重的需求,如運動員、舞者、模特兒、明星…等,都較容易產生飲食問題。

飲食疾患的治療:個人治療與家庭治療

協助飲食疾患個案除了先解除其健康問題,例如,協助個案取得身體所需的營養、讓體重維持正常範圍,生理機能能夠正常運作外,也會適當的使用一些藥物來處理個案的情緒及強迫問題,不過都需要合併心理治療才能有較好的效果,主要有下列幾種:

1、 個人心理治療

治療厭食或暴食症最常用的個別治療為「認知行為治療法」。大概可以分成下列幾個部分:

  • 與個案訂立契約,以增加改變的責任。內容包含訂立合乎身高的正常體重、每日該有的飲食量或三餐計畫、達到目標時的正增強事物及控制催吐等清除食物的方法(例如,進食後30分鐘內不能進廁所、外出…等)。

  • 藉由指出並挑戰飲食疾患者的不當信念與扭曲的認知(例如、極度扭曲的身體意象、社會認可需求、二分法的思考模式),以達認知重建的目的。

  • 協助個案覺察看見自己的優點,練習以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學習呈現出真實的自我,就能發展出一個較健康、清楚的自我概念。

  • 學習適當的表達情緒,而非一直使用壓抑或吃東西來處理情緒。

  • 增加對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及彈性,並尋找對自己有用的紓壓策略。

2、 家庭治療:

有飲食問題的個案通常都是家人先覺察到個案有飲食方面的問題,帶至診所尋求專業協助。個案通常對於自己的問題較缺乏自覺及動機改變,因此當治療只著重在個人改變,離開診間,面對原有壓力的環境,個案又容易回到原點。

倘若家人能夠一同協助治療,並提供一個支持的環境,重新修復家庭關係,減輕個案的生活及情緒壓力,通常會比個別治療更有幫助。家庭治療的對象不是只侷限在個案,而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

家人對治療的投入對於個案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個案在飲食行為上過猶不及,並缺乏正確的判斷。家人的介入不但可以讓飲食契約執行更順利,也可藉由了解「疾病對家人的影響」或「成員間的互動模式如何讓疾病維繫」,進而改變家庭成員間的運作模式,協助個案飲食的正常化。

 
家人對治療的投入對於個案來說十分重要

家庭治療通常分成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擴展主訴問題。

將存在病人內在機制的問題,藉由重新賦予不同的意義,並擴大放在家庭脈絡中探討,連結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困難,淡化個案的病人身份。

第二步驟:探索維繫問題的家庭互動。

了解何種行為模式,可能導致個案的厭食或暴食行為持續存在。若家庭成員能覺察到彼此之間的循環互動,了解他們是有能力透過改善原先的互動模式來協助個案,就更願意投入改變。

第三步驟:藉由探索主要成員的過去成長經驗,協助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形塑成目前受限的自我觀及他人觀,影響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並透過成員間的對話及溝通,對彼此的互動有新的理解及體會。

第四步驟:與家庭成員一同討論在了解家庭困境的因素後,有哪些可能的改變可以協助這個家庭以更有彈性、健康的互動方式,能一同面對家庭的困難。

「飲食」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日常、是愉快,但對飲食疾患個案來說卻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因此在治療路上,若個案不用獨自一人面對難關,陪伴者除了增加飲食疾患相關知識外,也能提供耐心的陪伴、足夠的支持,表達出無論個案體態如何都一樣關愛的姿態,相信復原是指日可待的。

Explore
拖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