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諮商/家庭會談/家族治療在做什麼?心理師:這10個個問題最常見!
家庭諮商/家庭會談是給我們一個看到自己如何與家人互動、並了解家人真實想法與感受的機會
家庭諮商利用非家庭場域,創造一個安靜的空間,提供一個可以談話的平台,讓參與的家人或伴侶,透過治療師的提問、回應,從會談中,有機會去細細整理自己的感受跟受傷。
如果家是一台製造溫暖和愛的機器,那家人就像裡面的齒輪,彼此合作、磨合、互助,每個齒輪都缺一不可……
一、家庭諮商/家庭會談中,大家常來談什麼樣的家庭困擾?
1. 家族中長久累積的細瑣困擾:
從跟兩家人的親戚相處到生活開銷、育兒方式、生活習慣、到雙方生涯規劃……等等方面都有所關聯。
例如:跟婆家大伯小叔大姑小姑有關、跟負債有關、跟住哪裡有關、跟經濟支出要怎麼出有關、跟育兒、孩子教養有關、跟回家拜拜祭祖有關、任何講多次都一直無限循環的瑣事,讓其中一人或兩人快要瘋了,甚至考慮離婚
2. 孩子教養與親子溝通問題:
孩子國中就交異性朋友,家中有國中高中的孩子拒學、大學生無端被退學、發現孩子是同志、孩子有情緒問題。
父母很擔心,也不知道怎麼說,原本好好講,講了孩子不甩父母,或反唇相譏,反而親子火力全開,兩敗俱傷
3. 夫妻間的溝通難題:
母親發現孩子有學習上的狀況,接到大學通知發現孩子已經很久沒到校,或甚或接到退學通知,母親完全不能接受也不敢跟父親講,自己不知怎麼辦,想自己先來,也想問是否要帶孩子先生一起來
二、家庭諮商/家庭會談和個別諮商有什麼不同?
家庭會談和個別諮商最大的不同是,個別諮商以個人為中心,但家庭會談是為幫助家庭的每個人理解彼此的想法和立場。這個家發生了什麼狀況?為什麼他會這樣做?發生什麼狀況?我們能為彼此做什麼嗎?
三、來一次的家庭會談,狀況就會有所改善嗎?
想像「家」這部機器已經運轉不順了十幾年,治療師也不是魔法師、算命師,沒辦法一夕之間就讓家的運作重新改變。如果狀況很輕微,可能6到8次的諮商歷程就能看到成效;如果狀況比較複雜,依家庭狀況而定,可能需要12到16次的諮商,才能看到進展。
四、每次家庭會談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每次時間皆為90分鐘,因人的專注力有限,實際狀況要依每個家庭而定。
五、家庭會談需要全家人一起到嗎?
當機器運轉的不順暢,或是有點故障,你需要將所有齒輪一起拿出來檢查,看看是不是哪個齒輪卡住了,或是需要幫每個齒輪上油。
因此,如果你決定踏出第一步,進行家庭會談,能夠全家成員一起來是最好的。
難免會遇到不願意配合或對談話質疑效能的家人,我們可以和治療師討論,一起想想怎麼讓他參與會談。
六、有問題的家庭成員反而不願意做家庭諮商/會談怎麼辦?
從系統觀點來看,家庭動力都是互相影響形成的,主動想約的可以先做諮詢討論,談談是怎麼看待家庭中有問題的成員?這位成員能來對求助者的意義?一起討論激盪創造可能的空間與氛圍

七、家庭諮商/會談可以提供什麼協助?
家庭會談可以協助處理緊急的問題,如外遇、退學。也能協助處理一些很難告訴伴侶外的秘密,例如:如無性的婚姻關係、家庭秘密、特殊的性闢好。
透過夫妻會談可以把夫妻間說不出的歧異,多年累積的流水帳或怨念透過會談一筆筆梳理,讓累積的恨不要累積為身體疾病。
透過親子會談,可以重新把父母、孩子的原先僵化固定的角色及思考點打破,重新活化家庭動力。在大家願意跨出一步前來詢問時,就開始不同於以前解決的模式,就能給自己跟彼此一個新的選擇。
八、什麼狀況下適合來做家族治療/家庭諮商/家庭會談?
1.自己無法解決/老問題無限循環
常見的情況像是:這個問題想想不是自己能改變的,但是很煩心,很想有機會跟對方或家人說,但是一說就吵架,或是一說就卡關,覺得很煩,又覺得問題不在自己身上,很想找人幫助對方或家人,甚或覺得可能是對方或家人有病,通常這樣來求助時,我們也會建議他帶對方或帶家人一起來談談
2.成年子女對於父母的吵架很無奈
很多子女當父母的和事佬很久了,有時也因為這樣,很難抽身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影響自己的職涯、感情發展,建議子女可以鼓勵帶父母一起來,有機會聊聊
3.壓垮駱駝的稻草/被打碎的平衡
或是生活如常似乎風平浪靜,一旦有顯著的事件突然發生在生活中,就會讓這個風平浪靜失衡,例如:發生什麼事件會讓家庭中的其中一人有啟動家庭會談的想法呢?
九、家族治療師/心理師的功能是什麼呢?
家族治療師就像機師,協助跟家庭一起來看看整台機器的運作,看裡面的每個齒輪是不是都如常的運作著,有沒有缺了一角遺失,或是耗損,需要修復?有沒有哪幾個齒輪,配合的特別不順暢,該補點潤滑油?
家族治療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像是一面鏡子,反應出家人的狀況,無意識自動化的互動造成問題的形成,陪伴家人有勇氣,有意識,能面對彼此,並解決問題,一起從卡住的地方嘗試調節前進。
十、在家族諮商/會談中我們會經歷哪些事情?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在會談的過程中,治療師會陪伴家庭,並且透過家庭成員所說,理解家庭當中的質變。能讓家庭的成員有機會察覺到這個家的改變,才是好的會談,才是改變的開始。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家庭的每個成員都順利的改變,闔家和諧。不過這就像減重,有時會遇到停滯期。
其實能維持現況,不讓狀況惡化本身就是一個改變。要打破停滯必須藉由治療師在談話中的提問和調整,大家一起思考、突破困境。

力人心理治療所的家庭治療師/心理師的經驗談:
要去改變任何一個有問題的人,都不如全家人一起面對難題
家庭有時候表面風平浪靜,底下波濤洶湧;或是讓家庭成員自私地認為,只要改變別人,或把問題和焦點都放在自己的父母或是孩子身上,就可以有改善。其實關鍵是,要練習重新聽到家庭成員所說的話,有機會彼此理解,同理不一定同意,一起攜手改變調整,才是成功的前進。
沒有所謂「正常的家庭」,每個家的家庭故事都有不同的樣貌
家庭在不同發展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在孩子青少年,孩子上大學時,面對獨立分化的階段,孩子急著飛離父母身邊,而父母有無數的擔憂和不安。
鼓勵大家一起來重新認識家庭的開端,理解這個「家」發生了什麼事。
所有的會談過程是保密安全的,只要我們能夠踏出第一步,就是改變的契機。
希望每個人的家庭都能和諧,父母能夠安穩,得到孩子的尊重,而孩子能夠安心,開始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