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RE是什麼?療癒創傷、調節壓力、TRE壓力釋放運動的六大重點!

撰文者 林依靜 臨床心理師

一.何謂壓力釋放運動(Tension & Trauma Releasing Exercises;TRE)?

TRE是由大衛波伽利(David Berceli )所創,以7個準備運動喚醒與活化人體與生俱來的顫抖機制。藉由顫抖來釋放體內深層肌肉的緊張,達到身體充分活在當下以及放鬆、平靜的效果。


二.練習TRE有什麼好處?

如今,TRE從80年代開始推廣,至今幫助全球數千人。許多人報告做完TRE之後,感到愉悅和舒緩、平靜和幸福。除此之外,有些人也報告睡眠、排泄改善;下背疼痛或僵硬改善、五十肩改善;女性生理痛改善等等。


筆者自從練習TRE之後,除了在做TRE當下知覺到身體內部細微的震動,日常活動中亦能感知到身體自主的脈動。理解與接納身體抖動是如此自然的事之後,對於在生活中因某些突如其來的狀況而不自主發抖時,不再感到抗拒,反而感謝身體總是默默努力地去試著調節壓力。


因此,對筆者來說,最大的助益是讓自己重新認識身體。學習傾聽與順從身體的智慧,體現身心靈的整合。


Photo by Farsai Chaikulngamdee on Unsplash

三.TRE適合什麼人呢?

適合壓力大、容易緊張甚至於易怒、慢性疲勞、肌肉疼痛緊繃等等身體症狀的現代人。此外,適合用腦過度卻常常沒有注意到周遭發生什麼事的人。另外,適合最近發生或曾經受創而深受創傷所苦的人。


還有,適合找不到原因卻時而出現負面情緒、失去能量的人。


最後,適合任何一位有興趣學習壓力調節與活在當下的人。



Photo by Fa Barboza on Unsplash


四.TRE是運用什麼原理?

故事源於多年前有一次大衛博士在防空洞躲避空襲時,偶然注意到在場會發抖的只有小孩子而大人卻不會。事後大人們聊起來才坦承他們也想發抖,但是因為不想讓孩子們看到他們嚇得全身發抖,所以努力克制了。


但其實發抖是動物的本能,是神經系統為了讓身心回復平穩的自然反應,抑制發抖反而才是不健康的。可惜的是受到社會期許與社會觀感的影響,發抖被視為是不夠堅強、失控、生病或是怪異的。以至於當身體不自主地發起抖來,常讓人立刻想盡快消除它。


如果我們以大自然為師,我們就會看到一隻花鹿如何被獵食者攫住喉嚨而漸漸進入像死亡的狀態,又是如何在幸運逃過一劫後身體猛然顫抖然後站起身來若無其事的離開。


五.TRE如何進行?

首先,TRE引導師示範7個準備運動與地板運動,然後學習者跟著做。需要藉由肌肉疲勞來啟動身體的顫抖,然而強調這是一個不費力的過程。接著,身體自然啟動颤抖的開關,進入自體按摩體驗。


過程中除了享受,也包含覺察、有意識的介入。最後,讓身體大休息,讓整合的工作交給身體自行運作。我們需要做的只有補水、觀察與紀錄自身的變化、回到日常中。


六.TRE可以自己練習嗎?

大多數的情況下經由TRE引導師進行4-6次的陪練後,便適合學習者自行在家練習而沒有安全疑慮。


然而,有些人會擔心原本好好地過著生活,會不會練習TRE之後反而變得不舒服或是勾起不願回想的記憶。此時,我們可以藉由心理諮商進入更深的層面。找到一位能同理共感的助人專業,在意識與無意識層面同調,便能走入屬於個人獨特的內在旅程。


人的一生中必定經歷大大小小的受傷與創痛。創傷可能揮之不去也可能不復記憶,但不管如何會在身體留下印記。讓身體釋放未完成的凍結能量,也讓內心完成未竟的事宜,最後活出更踏實的生活。



作者林依靜臨床心理師擁有超過十年的專業治療經驗,先後任職於慈濟、台北基隆署立醫院、樂生療養院與勵馨基金會,擁有豐富的創傷處理經驗,現於力人心理治療所擔任心理師,在將過去的經驗整合、提升後,能為社區民眾解決創傷與壓力相關的困難。


林依靜 心理師個人頁面




4,31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